在希腊神话中,玫瑰是从垂死的美少年阿多尼斯的鲜血中生长出来的。阿多尼斯是爱神阿弗洛狄忒的心中所爱,于是玫瑰成为爱情的象征。但是,玫瑰之于爱情如同爱情之于女人,从来就不是言语所能说清。就像英国画家苔德玛笔下的罗马少女,她在红玫瑰燃起的激情与男子恳切的眼神中深为所动,但却陷入了犹豫。恋爱的心情注定就是这样逡巡在欢乐与忧伤之间。
含苞待放的玫瑰有着心一般的形状,捧着花时如同捧着一颗跳动的心,心既已袒露,谁还会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虚伪?电影《凡尔杜先生》中有这样一段对白:“噢!玫瑰花,多美啊!”“喜欢吗?我种的。”“太美了!”“路易斯!请你把这花给格罗娜太太包起来……”“哦,哦不,你自己留着吧。”“太太,名花应该有主,所以我要送给你。”影片中的凡尔杜先生是一个以杀老婆为业的生意人,这位格罗娜太太就是他的下一个目标。熟络开始于美丽的玫瑰花丛,在这里,玫瑰与爱情无关,但却与爱情一样暗示着某种诱惑,既危险又迷人。
女人是感性的动物,于是在女人与玫瑰之间便有了太多动人的故事,有一个故事发生在法国的梅尔梅森城堡玫瑰园,它的主人名叫约瑟芬。与拿破仑的恋情使约瑟芬的名字为许多人知晓,但也许并没有太多人知道的是,这位后来成为法国皇后的女子还有着一段难解难分的玫瑰情结。正是这个故事使我相信,即使不谈情感,约瑟芬也注定会成为一个并不那么平凡的女人。
故事开始于1798年,为了排遣拿破仑外出远征后留给她的孤寂,约瑟芬收购了位于巴黎南部的梅尔梅森城堡,并且聘请了曾赴南美洲探险的植物学彭普兰德做她的私人植物学家,用各种方法收集世界各地美丽而又稀有的植物,种植在她的城堡花园里。不过,约瑟芬最钟情的还是玫瑰。为此,她一直与欧洲最重要的玫瑰栽培者和育种家保持联系,并在城堡中开辟了一个玫瑰园,在那里种下了当时所有知名的玫瑰品种,植物学家迪松美甚至在这个玫瑰园里进行了人类首次人工育种,培育出了大量独特的杂交玫瑰。到1814年约瑟芬去世时,这座花园里已拥有大约250种、3万多株珍贵的玫瑰。 据说约瑟芬对玫瑰的一番痴情甚至还影响了战争的进程。那是在英法战争期间,为了能定期将新的英国玫瑰品种运到法国来,约瑟芬为一位伦敦的园艺家办了特别护照,以使他可以同玫瑰一起穿过战争防线。也许是出于对皇后爱好的尊敬,也许是娇艳的玫瑰原就有着无可抗拒的魔力,英法舰队甚至停止海战,让运送玫瑰的船通行。约瑟芬与拿破仑离婚后一直住在梅尔梅森城堡,当爱已成往事,玫瑰陪伴她走过生命中最后的日子。
但是约瑟芬留下的不只是一个玫瑰园。1798年,当玫瑰园的花朵绽放,约瑟芬对花卉图谱画家雷杜德发出了邀请,雷杜德一生最重要的创作开始了。这位年轻的画家历时20年之久完成了一部盛传不衰的“玫瑰圣经”,这就是《玫瑰》。翻开看时,便忍不住要浮想联翩:169枝玫瑰曾经绽放于200年前的梅尔梅森城堡玫瑰园,当她们的花瓣枯萎调谢,她们的样子却永远留在这本厚厚的书里,那是她们青春的样子——原来青春也可以收藏。
“少女的羞赧”、“波特兰公爵夫人”、“约瑟芬皇后”、“雪花王后”,美丽的名字后面是否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?书上没说,那就去想像吧——用玫瑰的心情。